盒马CEO侯毅:零售填坑之战 要回到零售业本质
3月21日,为期两天的2019联商网大会在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饭店隆重启幕。有零售便有服务,服务是永恒的话题。让零售更有温度,让消费更从容,大会以“新消费·心服务”为主题,探讨零售服务的真谛和未来张力。 在本次大会上,盒马鲜生CEO侯毅发表了主题为《2019年,填坑之战》的分享。
▲图为盒马鲜生CEO侯毅 下面是经《联商网》整理的盒马鲜生CEO侯毅演讲概要: 各位同仁,上午好。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想跟大家对盒马新零售做了三年多时间,谈一些感悟。 去年网上有很多文章说侯毅把大家带进了坑,所以我今天的题目是《2019年,填坑之战》。 去年我们有很多创业公司做了新零售都纷纷退出了。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,很多创业公司做了各种类盒马模式,基本上已经退出市场了。 很多零售业学了盒马,买了大海鲜,放了餐饮桌,到今年位置好像已经没人在谈了。 今天我们回归零售本质来看,新零售到底是什么?新零售为什么有这么多坑需要我们今天去填?如果这个坑你填不过的话,那么你只好退出这个市场。 第一,包装食品是否具有竞争力? 今天的盒马第一次推出了全包装食品销售,这个在发达国家是很普遍的。但是在中国的超市行业,除了精品超市以外,盒马是第一个推出了全包装食品。当时的争议很大,今天争议依然很大。因为包装食品一包,它的成本是大幅度增加的。 这些商品消费者喜欢不喜欢?有没有消费能力?在核心城市,对时间要求更高的年轻群体,他希望包装食品更干净,更方便,他愿意为这个包装付出额外的成本。但是在很多社区,很多郊区其实对包装食品还是受到一点的限制。 第二,大海鲜还性感吗? 曾经盒马在开出第一家店的时候,我说我们很幸运,我们找到了一条跟其他超时大卖场差异化之路,因为超市大卖场没有人自己做活的海鲜。正因为盒马学了台湾上映水产,我们把它那几个引到超市来,我们坚持住了把大海鲜做下来。 事实上,消费者喜新厌旧,所以今天的盒马大海鲜,虽然还是在卖,但是早已经不是成为主力商品的。更好卖大海鲜里面,活海鲜买的老百姓自己每天要用的海鲜。 第三,餐饮是否必须要成为标配? 对于盒马来讲,餐饮这样一个标配成为价值怎么来体现,他的坪效是不是最科学?我们发现在市中心做餐饮很好,因为中午有大量的人群来会吃饭,但是你去了社区,你发现周一到周五,中午餐饮生意很少的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反思,在哪一类商圈的店,我们要高配餐饮;在哪一类商圈的店,我们要低配餐饮。 如果不考虑简单的高配餐饮,你一定也会有大的问题,后期人家简单学我们就学出了新零售的坑。 第四,线上的物流配送成本能否覆盖? 今天我们做新零售,我想很多传统零售业都做了线上销售。一个超市线上有无数的APP,到家APP。全部接进去以后,发现有一些销售,但是它的拣货、打包、配送成本远远高于你的获得毛利收入,所以好看不用。 每单的毛利收入是客单价跟毛利率所决定的。今天的大卖场毛利率水平在18-20个点。客单价在50块钱左右,所以不管怎么做,如果你是免费的话,你永远不会是盈利的。如果希望线上做成功,你毛利判断只是20个点,客单价至少做到80,100,你才能真正实现盈利。但是如果这一点,25个毛利率还是大卖场吗?决定不是,你是精品超市。如果你还是大卖场,你能做25点毛利率,除非你线上和线下不同价的。如果你是同价,你要做线上,那么又进大卖场要脱胎换骨,你要提升你的品质,提升你的毛利水平。如果你还停留在大卖场这样的经营水平的话,你做线了上永远不会赚钱,这是我们的感悟。 第五,我们也在反思:盒马的商品结构是否是最佳模式? 我们曾经很自豪,我们在去年零售业一直拷贝不走样,盒马的模式拷贝到全国去,所以北京盒马、上海盒马、成都盒马,几乎都一模一样。 我们去年一口气开了100多家店,进入了19个城市以后,我们发现盒马上海、盒马北京、盒马成都如果是一样的话就要出大问题。因为生鲜高度区域化的产品,生鲜是跟当地人民的消费习惯是密切相关的。 今天的盒马鲜生绝对不是一种商品就够了,而是要因地制宜回到零售业的基本理论。我们又叫定位理论,你针对不同的商圈,不同的城市,你要去做符合当地消费者收入水平,消费习惯所需要的机构配置。 盒马走了三年以后,我认为零售填坑之战,就是要回到零售业的本质,回到定位理论,回到品类规划,回到价格策略,回到精准营销等等。这些理论不管是夺电商也好,做线下也好,做新零售也好,今天的交易机制不改,那你退出市场是早晚的事情,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所以盒马核心今天所做的是“买手制”。真正把商品做好,才是今天新零售是否成功的关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