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团购,零售商的机会点在哪儿?
多位创业者称,社区团购将会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市场,是真的吗?
2019年,一场被称为“社区团购”的O2O战争正在爆发中,是真的吗? 这是继“便利店”、“社区生鲜店”投资疯狂后,又一个“创新业态下”零售业的“吸金赛道”吗? 似乎,这一切都是真的,都在撕破零售业固有的“边界”,在引领者众多传统零售商、新零售代表或者是众多眼红的创业者,纷纷“入局”。 “风投”也“疯狂” 据调查显示:诞生于2016年长沙地区的社区团购,在2018年夏天重新变得炙手可热,吸引了红杉资本、IDG 资本、真格基金、愉悦资本等知名 VC争相下注,截止去年底累计融资额超30亿元。社区团购的主流模式,一般以社区为中心,社区居民通过线上下单参与团购,公司招募团长进行管理和商品分发。 总体来看,尽管不少玩家入场时间仅半年、新一轮融资刚结束,但由于社区团购模式大同小异、进入壁垒低,目前竞争已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,据了解长沙地区已经出现相互挖团长的现象。 百团大战来临,团队基因、供应链能力、管理能力等都会构成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。按背景划分,目前赛道上的玩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:便利店B2B背景,社群电商背景,生鲜电商背景和初创企业。以下各举一例分析其竞争力以及其代表的同类公司的共同特点。 目前,社区团购公司纷纷选择从高频、刚需的生鲜品类发力,再向其他品类引流。此外,多数平台上的自营商品占比少,主要通过提高流量、收取佣金来获得利润。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壁垒,使得竞争进入价格战阶段后,毛利进一步压缩。 目前社区团购的主流模式是:以小区为单位,招募小区宝妈或小区店主成为团长,创建业主wechat群:团长发布和推广团购商品,消费者通过小程序下单;次日根据订单量配送至小区团长处,消费者到团长提货点取货,团长通常可获得10%到15%的销售分成。而平台则提供品牌、技术、货源、物流、售后服务等支持。 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种消费者需求导向、农产品基地直供的模式,逻辑类似于二手车电商广告常说的“去掉中间商,卖家多卖钱,买家少花钱”。省去的中间商成本,主要包括采购、物流和推广成本。 有专家分析,本质上看,社区团购不涉及技术创新,而属于渠道创新。社区团购的模式类似于 S2b2C 社群分销,主要有三方参与:团购平台提供产品供应链、物流仓储及售后支持;团长(通常是宝妈或社区便利店)负责社群运营、链接投放、订单收集和最终的货品分发;社区居民加入社群后以低价参与拼团。 团长的“背叛”新常态 团长是社区团购的关键资源。 很多团购公司原本也想培养自己的团长,但竞争势头过于猛烈、行业太急于求成,让这个行业充斥着浮躁情绪。团购公司虽然也相继出台了一套自己的培训方法,并且搭建培训班底,但这却并非它们BD的真实对象。 但这些团长的质量如何,却无法保证。有业内人士说,要想带动销量,还是得去寻找那些早早从事社区团购的老团长。 发展团长成了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,这也造成了“团长背叛”或者是身兼数职的局面。而现在,竞争加剧让团购公司拼尽血本,提成+补贴给到了GMV的30%甚至更多,仅在团长这个环节,团购公司便已经全线亏本了。 但是,团长的激励政策只会愈演愈烈,毕竟这是目前这些团购公司争取到团长的唯一方法。“这些号称扎根于团长、具有运营优势的团购公司,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。”一位生鲜媒体人说道。 于是,苏宁小店的一进场就准备发展10万个团长,其实就是看穿了行业的本质是供应链,也看清了团长具有极大的摇摆性。 在供应链方面,苏宁等零售巨头的优势显然更加明显,对行业团购公司具有压倒性优势。比如,永辉进入社区团购便直接发起了价格战,车厘子卖到了299/5kg。而在供应链方面还不够强大的社区团购公司,却只能被迫跟进价格血战;团长又不是自己所属,还要给予高补贴,高返佣。两头都在亏本,让越来越多的团购公司陷入苦撑状态。 泡沫最终要破裂 有商家通过同质化商品进行恶意竞争,大打价格战,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,如此状态却‘很可能’把社区团购这个模式和业态的声誉给败坏了。”一位“社区团购”研究者称。 1、团长管理问题需进一步完善。 团长的管理属于扁平中心化,缺乏严密的组织。目前团长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以宝妈为核心,一种是以社区周边便利店/夫妻老婆店的经营者为核心。团长承担建群、销售任务,平台负责供应链,分工明确。团长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,但团长的管理是个难题。因为可能团长缺乏契约精神,易被短期利益撬动,并且团长的付出与收入不太匹配,易于流失。所以很可能存在团长招募困难、团长工作稳定性差、团长跳槽、团长独立经营等问题,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解决。 2、平台商品丰富度受限,信息化建设不完善。 单从消费体验来看,消费者肯定希望有更多的商品选择,如果社区团购平台提供的商品种类增多,那运营成本就会随之上升,效率会降低。所以社区团购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效率与消费体验平衡的问题。并且随着逐步发展,用户数据会越来越多,如何将各个部门的数据打通并加以利用也是一大难题。 3、经营同质化严重,难以持续提供高性价比产品。 社交电商风口之上,社区团购项目蜂拥而至,全国已经有超过百家号称在做社区拼团。但这些项目大同小异,无论是团长管理,还是商品选择与供给,都有着大致相似的模式。存在同质化问题。而能否持续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则是要考验其供应链的效率。 社区团购有其创新之处,这是其竞争力所在,但又存在阻碍其进一步发展扩大的不足点。基于上述分析,着眼未来发展,我们认为社区团购很大可能存在两种发展终局,一是作为实体门店的补充形态,二是前期迅速获取大量用户流量,最终发展为独立企业。 对此有分析认为:社区团购模式有获客成本低、终端物流成本低、易于复制扩张等优点,并且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。但有诸多因素阻碍其发展成长为独立业态,有很大可能发展为实体门店业态的补充形态。 4、扩张面临成本增加问题,会进一步挤压毛利空间。 首先,社区团购业态经营生鲜的毛利较为恒定,比如30%,每笔交易要分给团长 8%-12%。剩下的不到20% 的毛利, 由于社区团购的进入门槛相对比较低,未来如果市场竞争加剧,毛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。其次,若增加运营商品品类,成本效率必然会下降,建设独立货物存放点也只会徒增成本。 5、客群不稳定制约进一步发展。 基于人与人的信任来做生意,很多时候甚至会有副作用。因为基于人的信任,每一次偏差都会导致客群的减少。并且黏度主要由团长个人来形成, 客户控制权在个人手里对企业来说是很危险的。 社区团购与实体门店相结合有助于避开自身短板。一方面,社区团购作为实体门店业态的补充,不用建设单独的货物存放点,而且可以专注经营某些特定商品,比如生鲜等, 进而逐步提高运营效率,也有助于增加客户黏性。另一方面,实体店也会从中受益,因为其可以通过社区团购增加用户流量。所以,放眼未来发展,社区团购很可能是作为实体门店业态的补充,成为线下零售店的流量获取方式,所有线下零售店都可能使用小程序团购来增加流量。 “社区团购”生死局如何破解,未来还要看有实体店铺支撑的零售商如何发展。 |